文化中国行丨风从尼山来
海报新闻记者 高杨 济宁报道
“有朋自远方来,文化不亦乐乎?中国”风从尼山来,犹如传来春秋时期孔子的行丨问候。
7月9日至10日,尼山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将在济宁曲阜尼山举办,文化文明对话的中国钟声即将再次敲响。
尼山,行丨这座海拔仅340米的尼山小丘,何以成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文化高地?答案藏在以下三个维度。
历史的中国厚度:从儒学源点到文明公约数
《史记》记载:孔子父母“祷于尼丘而得孔子”。2500多年前,行丨孔子在尼山诞生,尼山儒家思想发轫于此,文化播撒至世界的中国各个角落。
儒家思想与时迁移,行丨应物变化,历久弥新,“仁义礼智信”传统价值观念,构成了东方文明的底层逻辑,同中华其他优秀思想文化一道,汇聚成奔腾不息的文化长河,使中华文明延续至今从未中断,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。
不同文明凝聚着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智慧、贡献,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,是人类进步的源泉。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,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最大公约数更具现实意义。
尼山世界文明论坛自2010年举办以来,始终坚持以专注世界不同文明对话为己任,广泛凝聚国内外儒学研究高端资源,以实际行动答好文明交流互鉴必答题,以开放姿态讲好中国故事,逐渐成为全球多元文明对话交流的重要平台。
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以“各美其美·美美与共——文明间关系与全球现代化”为主题,设置了“文明的起源与未来发展”“儒家文化的世界意义和时代价值”“在全球现代化进程中成人之美”“文明视野下的家庭意义与社会发展”“人工智能发展与人类文明走向”“齐鲁文化与世界文明”六个分议题,一场世界级的文明对话即将拉开帷幕。
作为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永久举办地,尼山不仅成为世界不同文明开展对话的重要场所,也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国门、走向世界的重要舞台。
不同国度、不同文明、不同文化的专家学者在“逝者如斯夫”的川流畔共同研讨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传承创新时,也让“仁者爱人”的哲思跨越时空界限,在不同文明的土壤中生根发芽,见证着多种文明、多元文化的碰撞、融合。
实践的广度:从学术殿堂到百姓日常
尼山,既是儒家文化的源点,也是感悟孔子思想最直观的地方。
近年来,济宁市重点打造了孔子研究院、孔子博物馆、尼山圣境、鲁源村等文化项目,与“孔府、孔庙、孔林”共同形成展示中华文明的新地标。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扎根儒源,十载耕耘,已成为世界聆听中华文明、促进多元互鉴的文化高地。
尼山世界儒学中心落地济宁,与清华、北大等16所顶尖高校共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联合研究生院,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建成开放,推出《中华礼乐文明大系》《四书解读》《世界书院研究》等集成式典著,提升儒学研究传播的国际话语权。
岁月沉淀化作济宁文化“两创”的沃土,见证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“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”的生动实践在此扎根。
鲁源村以“明礼生活方式”与千年文脉展开对话、东仲都村“长峰独峭立,落霞映龙湖”、北东野村“乡儒发源地、在野则美俗”……传统在时代脉搏中焕新,百姓不仅是文化滋养的受惠者,更成为时代华章的执笔人。
济宁以文化人,涵养政德。全国首家干部政德教育基地在此成立,“和为贵”社会治理体系化育乡梓,“八个融入”将圣贤智慧深植民心,让“郁郁乎文哉”的美好气象在孔孟大地盎然生发。
上承学术研究之精微,下接百姓生活之日常,在济宁,优秀传统文化正以更鲜活的身姿,汇入现代生活的长河。
创新的维度:用文明之光烛照现代化之路
站在全球现代化的时光坐标上,回望尼山,我们看到的不只是儒家思想的活态传承,更是一种文明对话的方法论启示。
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创立初期多聚焦学术研讨,在现代化进程中,随着媒介环境与受众需求的变化,积极引入更具创意活力的多元形态,使精深思想表达更轻盈。
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期间,用社会科学方法研究人文领域问题,人工智能与人类文明走向等议题成为耀眼的学术焦点。另外,平行论坛中围绕医药文化、水文化、金融文化等的探讨,也体现了多学科交叉的鲜明特色。
当家庭伦理的讨论与算法伦理的探索并置,当齐鲁文化的研讨与全球现代化议题交织,中华文明正以“执两用中”的智慧,为人类应对全球现代化进程中的不确定性提供新的思维范式。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证明,文明的真谛不在固守边界,而在永不停歇的交流与创新。
创新文明交流“新表达”,让中国故事精彩传扬。纪录片《孔子》《武梁祠》《微山湖》,带着孔孟之乡的文明基因漂洋过海、走向世界。
世界儒学大会,中日中韩、中新中马儒学对话会,“斯文在兹”——全球文庙书院溯源之旅等文化活动,让孔子的思想焕发新的时代光彩。
文化是济宁最独特的魅力,也是现代化建设最持久的动力。数字光影在尼山圣境勾勒出礼乐中国的轮廓,孔子博物馆内“夫子问答”引人入胜……济宁打通文化旅游与产业发展之间的转化通道,构建以“孔子”“大运河”为核心的文化旅游IP矩阵,“文化济宁、礼迎天下”成为最闪亮的城市名片,让文化的“源头活水”成为经济发展的“强劲动能”。
现在,济宁的国际“朋友圈”已经扩展到26个国家49座城市,收获的点赞越来越多,“同心圆”越画越大。
尼山之上,日益丰富的文化元素与世界表达,持续放大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世界的吸引力。文明之光引领各国各美其美,美美与共,让各具特色的现代化事业汇聚成推动世界繁荣进步的时代洪流,在历史长河中滚滚向前。
智者临水思深,仁者望山怀远。源自尼山的中国智慧,必将以山高水长之势,润泽天下,远播四方。【编辑:刘阳禾】
(责任编辑:综合)
-
央视网消息:近日,全国多地出现高温天气,不少游客在出游的时候都选择了凉爽舒适的地方,这也激活了当地夏日文旅消费新活力。在山东日照的海边,游客们或是在海水中尽情嬉戏,或是在沙滩上悠然自在,还可以乘坐快艇 ...[详细]
-
中新网7月10日电 据国家邮政局微信公众号消息,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,截至7月9日,今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已突破1000亿件,比2024年达到千亿件提前了35天。这一数据不仅展现了邮政快递业对促进消费升 ...[详细]
-
中新网云南西双版纳7月9日电 (李洋)打洛出入境边防检查站9日公布,今年上半年,中缅边境打洛口岸出入境旅客超106万人次,同比增长31.9%,其中6月份日均出入境旅客超6000人次。打洛口岸位于云南省 ...[详细]
-
【中国那些事儿】非洲学者:中国对非零关税政策体现扩大开放决心 为非洲发展带来新机遇
中国日报网7月10日电 中国持续深化与非洲国家的合作关系。中方愿通过商签共同发展经济伙伴关系协定,落实对53个非洲建交国实施100%税目产品零关税举措,推动非洲优质商品进入中国市场。对此,非洲学者和企 ...[详细]
-
7月7日下午,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省阳泉市考察。他来到百团大战纪念碑广场,向百团大战烈士敬献花篮,参观百团大战纪念馆,缅怀抗战烈士英雄事迹,重温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同仇敌忾、勇御外侮的光辉历史,了解当 ...[详细]
-
中新网北京7月9日电(记者 吴涛)“严格货源信息审核”“保障运费及时结算”“不强制通过其他平台揽货”……7月8日,多家货运平台联合发布《网络货运信息交易撮合平台保障货车司机合法权益自律公约》(简称《自 ...[详细]
-
夏季多雨,虽然带来清凉,但也暗藏多重健康与安全风险。蹚水后突发高烧、小腿红肿,可能是感染了“丹毒”;校园内外积水,暗藏溺水危机,老旧校舍存在垮塌风险;山洪、内涝等可能带来险情……面对这些潜在风险,科学 ...[详细]
-
“树立强国有我的远大志向,做堂堂正正、光荣自豪的中国人,勇担民族复兴的时代大任。”在百团大战纪念馆,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青少年,指引我们把伟大抗战精神一代代传下去。巍巍太行,丰碑永存。炸铁路、毁桥梁, ...[详细]
-
中新网合肥7月9日电 (记者 赵强)2025年皖台青年志愿者暨学前教育专业交流营活动9日在合肥启动,近40名台湾青年参加。首次到安徽的台湾台北大学学生张友嘉告诉记者,来安徽前,自己仅知晓黄山、文房四宝 ...[详细]
-
(经济观察)破局绿色转型挑战 中国零碳园区建设驶入“快车道”
中新社北京7月9日电 (记者 王梦瑶)为破解当前绿色转型难题,中国三部门近日发布《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》(下称《通知》),推进开展零碳园区建设。零碳园区是指通过规划、设计、技术、管理等方式,使园 ...[详细]